中台的崛起和应用代表了一部分中国领先科技企业的“去中心化、去 ERP 化”趋势,从以资源集约化为中心走向以为用户创造价值为中心,从闭源单体架构的商业 ERP 套件走向分布式微服务、SaaS架构的业务开放平台。

10 年前,阿里巴巴技术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去 IOE”计划,其本意是,在阿里巴巴的 IT 架构中,去掉 IBM 的小型机、Oracle 数据库、EMC 存储设备,孕育出来阿里云这样超大规划的云服务平台,并自主研发或在开源软件基础上开发的系统替代了最早的技术原型。 站在技术的视角看“去 IOE 化”的过程,就是将原来的中心化的、封闭的 Oracle 商业数据库软件替换为去中心化的、开放性的开源数据库软件,将原来封闭的 IBM 的主机、EMC 的高端存储设备替换为以 X86 为代表的云化硬件设备。
对应到典型 IT 架构的层次,去 IOE 化都是在企业的基础架构层面,包括基础应用架构的工作,也就是从 IaaS 到 PaaS及后面的SaaS。 中台概念比较流行的是聚焦到两个板块即: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业务中台通过抽象,封装可复用的逻辑,提升企业的响应效率,而数据中台通过打通企业的数据壁垒,构建自我学习服务的数据能力,让企业更智慧,一个是应用层, 一个是数据层,也就对应到 Application 和 Data。 目前行业里普遍比较认同中台的构建就是业务数据化,数据业务化,也就是围绕微服务架构的一个过程。但是如果我们把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与过去二十年的信息化历程关联到一起,我们会发现中台的建设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服务化”,第二个阶段是“去 ERP 化”,而最终对于企业来讲所追求的是用新的数字化技术去替换早期的 ERP 系统的过程,整体下来的投入周期、应用成本、效率机制会相当的快。
早期的中台以“通用能力服务化”为核心。其中业务中台将后台的通用业务能力,比如用户接口、订单接口、支付接口等统一抽象成微服务提供给多个业务前台使用,从而保证前台业务数据化的过程的标准化、统一化,提升了业务数据化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同时也加快了前台的响应速度。而数据中台在从后台获取全域数据,并且通过结合人工智能的算法技术挖掘产生业务洞察,并提供唯一的数据查询和统计服务给到业务前台和业务中台,从而驱动业务朝智能化转型,优化现有业务同时转型和创新业务。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企业外部竞争格局越来越复杂,以用户为中心且为用户创造价值为当下企业的共识,即所有组织单元和业务部门都要产生客户价值。 但是 早期ERP 时代的流程式协作就在客户价值之间构建了一堵无法逾越的墙,因为研发部门只关注技术的先进性,不关注客户是否买单,而采购部门只关注低成本,不关注技术的先进性。每一个流程节点和业务部门重点关注的是给自己设定的 KPI,而不是客户价值,导致局部利益大于全局利益。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从原有的系统,特别是 ERP 这样的套装软件中解耦业务流程,做服务化改造本身是一个很复杂的工作,并且在改造的过程中,牵一发而动全身,很多企业会发现,最终的结果就是会将原来的单体 ERP 系统拆解成为分布式的,去中心化的 ERP 微服务集合,如此我们定义为轻量级的数字信息化系统。
中台建设对于一些已经有 ERP 系统的企业来说,就是“去 ERP 化”,将中心化的单体 ERP 系统拆解成分布式、多个微服务架构组合的开放平台,而不仅仅是“能力复用平台”。 在这样的业务开放平台的基础上,能够打破企业内外部的边界,让所有的业务部门从后端走向前端,通过中台支撑敏捷前台,创造客户价值,我们把这样的协作形式称为“中台时代的平台式协作”。
家居行业一直被视为“离互联网比较远”的行业之一,也是目前信息化程度比较低的行业;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这一想法在不断被打破。2018年10月,腾讯提出从上半场的消费互联网向下半场的产业互联网方向发展,原因在于,数量型的增长、人口红利的增长达到了瓶颈,带动供给改革的角色也相应地从消费者互联网转移到了产业互联网。此时,拥抱数字化已经成为必然,技术力量在产业创新转型中发挥的价值也将会越来越大。与此同时,5G的全面发展也如一只无形的大手在背后推动着家居行业数字化发展。3月4日,作为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的“新基建”明确要加快5G建设,可以预期的是,2020年我国5G建设和应用会加速发展;在5G的推动下,家居行业将迎来重大变革,未来在工厂内可以实现全生产要素、全流程互联互通,以及全生命周期的实时数据跟踪,从而极大提升自动化工厂的运营效率。 我用下面这张图来概括中台发展的三个阶段,最终我们发现,对于那些已经有 ERP 系统的企业来讲,中台的建设本质就是利用微服务架构构建开放业务平台来替换闭源单体架构的 ERP 系统的过程。

中台的构建过程是企业转型的过程,是企业从流程为核心走向以客户为核心的转型,是企业从以人的经验驱动走向数据智能驱动的转型。
中台概念的崛起和落地代表了中国部分领先企业逐渐走入了企业管理体系的无人区,已经没有以前的西方先进管理经验可以照搬,需要的是快速试错和高速响应的能力。
而这一切,也许要从“去 ERP 化”开始,让我们和过去的 ERP 说一声“珍重”。